雜草札記
2012
|
(0413) 在稻田用鐵鍊及刷子除草之台灣經驗
(林如貞)
|
相關報導:http://www.peopo.org/happyginger88/post/100514
去年開始利用假日把休耕多年的農地復耕種水稻,第一次用「間隔8寸、儘量抓最少枝」沒有放任何肥料及農藥「自然栽培」復耕水稻,用傳統的人工拔草法,不僅費時間,長久在田間彎腰拔草,腰痛得直不起來,倍感辛苦也很沒有效力。然而專家所建議的「養鴨除草法」照顧水稻之外又要養鴨管理,對我的代管農夫有其困難度。另一種專家建議「覆蓋稻殼法」「自走式除草機」來抑制雜草之叢生,對一個瘦小的女生而言,扛不動龐大的稻殼袋到田間去覆蓋在稻田面,也不易操作機械在田裡迴轉。
今年很幸運地找到更省力的方法,所費不多而且輕便,所以想和大家分享我的使用心得。(詳見
: 全文)
2011
|
(1125)
|
Weed Identification available
electronically as an e-book and downloadable on iPad
http://www.seedquest.com/news.php?type=news&id_article=22129&id_region=&id_category=&id_crop=
|
(0823) Ronndup—全世界最暢銷的除草劑可能會造成先天缺陷
|
相關報導:
Roundup:
Birth Defects Caused By World's Top-Selling Weedkiller,
Scientists
Say By Lucia Graves Huffington Post 24 June 2011
http://www.huffingtonpost.com/2011/06/24/roundup-scientists-birth-defects_n_883578.html
http://www.theecologist.org/blogs_and_comments/commentators/other_comments/938661/the_inside_story_on_monsanto_and_the_glyphosate_birth_defect_data.html
http://www.huffingtonpost.com/2011/06/24/roundup-scientists-birth-defects_n_883578.html
|
(0715) 雜草管理之昆蟲調控
(黃文達)
|
出處: M. A. Altieri. 2004.
Biodiversity and pest management in agroecosystems. pp47-68.
Food Productions Press, InC.
編譯者:黃文達
在作物田間或周遭出現之雜草將影響作物與相關生態之動態平衡,雖雜草之出現會與作物相互競爭光照、濕度及養分等,而造成作物產量減少,但卻可提供為食草昆蟲及其天敵的棲息地,且草食動物可以調控作物與雜草之相互作用,如選擇性食葉甲蟲會改變兩種植物間之競爭性。
毫無疑問的雜草存在對作物仍是一種壓力,但很多證據均支持作物田中雜草不能立刻判定其有害並且立即防除,事實上在考慮植物種類、環境因素及管理上,雜草與作物之相互關係是不容忽視的。因此在很多農業生態系中,雜草是經常扮演營養關係複雜之角色,可調控昆蟲使其不會影響最後作物之產量。因此必須先了解天敵與植物間、植物與草食性動物間、捕食者與犧牲者間、寄生性動物與寄主間之相互作用,才能建立作物田區中雜草多樣性系統。
由這些生態環境間之認知後,就可以進行雜草管理而非雜草防治,因此除草劑之施用僅佔耕作系統之一小部分,長時間防治雜草並保持田區僅剩單一作物而毫無雜草之管理方式,並不能使作物達到最佳產量
(Aldrich, 1984)。
(詳見 : 全文)
2007
|
(0122) 英國的防除入侵雜草:以虎杖為例
(郭華仁)
虎杖 (Fallopia
japonica, Polygonum cuspidatum)
多年生半木質化草本,分布於我國海拔1800到3400公尺之間山區,最常見於崩塌地、公路、小徑旁,為初生演替優勢植物之一。虎杖因莖有節如杖且有虎斑而得名,在山區秋冬之際開小花,紅白相間頗為美觀,也是重要的藥材。不過在英國與美國被視為入侵雜草,欲除之而後快。
虎杖在英國危害甚廣,其原因是很容易繁殖,只要半公分長的地下莖,就可以在混凝土或磚瓦縫隙中成長。在英國可用除草劑
glyphosate或2,4-D來噴施;在沒有滲到地下水之虞的地方,也可以使用triclopyr,
picloram and imazapyr,但都需要得到環保署的許可。後三者再土中有效性較久,可能會影響後續的植栽。虎杖砍除後在莖部注射glyphosate效果甚佳。
短期的管理可以用剪具剪除,或放牧牛羊馬啃食。不過根據英國
(1981
Wildlife and Countryside Act;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ct 1990)
法規,不得任使之擴散,所剪去的植株也應依法處置。
針對新開發地區,環保署日前發布新準則,對於被入侵地區應清楚標示,施工期間不會動到的區域應給予圍離,並且作出至少四公尺的緩衝帶。在被入侵地區虎杖未被清除完畢前不得使用履帶機械。其他包括防止地下莖塑膠布的使用等,環保署提供非常詳盡的資料給民眾,參考
|
2006
|
(0424)
新的抗除草劑基改作物Optimum
GAT (郭華仁) |
Optimum GAT,是一個可以抗嘉磷塞的新基改品系,經由其獨特的保護機制,可將嘉磷塞轉化為無害的代謝物。此外
Optimum GAT也可耐含acetolactate synthase (ALS)
抑制物的除草劑,因此能提供雙重保護。杜邦 (DuPont)
將之稱為Glyphosate, ALS Tolerant Trait,其子公司先鋒國際育種
(Pioneer Hi-Bred International) 所取的商品名為 Optimum GAT (GAT為
Glyphosate, ALS Tolerant 的略稱)。
瑞士生技公司先正達(Syngenta)以和杜邦公司協定成為合資企業,並交互授權,此舉使得二公司在玉米以及大豆基改品系的取得更容易且多元化。先正達種子公司以及先鋒國際育種公司將各以50%的比例合資成立種子公司GreenLeaf
Genetics,以此對美國和加拿大種子公司進行專利授權,並具有可擴展全球的潛力。經由合資的公司可整合二家公司玉米以及大豆的育種資源,有利於授權專利。種子公司GreenLeaf
Genetics將設置於美國內布拉斯加州(Omaha, Nebraska)。 GreenLeaf
Genetics 預計於2009年在美國推出Optimum GAT的玉米及大豆基改品系,與孟山都於基改種子的市場上正面交鋒。
2005
|
(1124)
雜草密度與嘉磷塞(Glyphosate)除草劑施用時期對於玉米產量與雜草防除之影響 |
出處: Matthew W. Myers, William
S. Curran, Mark J. Vangessel, Bradley, etc. The Effect of Weed Density and
Application Timing on Weed Control and Corn Grain Yield. Weed Technology.
2005. Volume 19:102-107
編譯者: 劉博乾 國立台灣大學農藝系
利用單次嘉磷塞除草劑萌後施用,在美國東北部以連續兩年在五個地區探討雜草密度與除草劑不同施用時期對於玉米產量與雜草防除之影響。本試驗利用青割高粱當做替代雜草(surrogate
weed)在五個試驗場個別進行三個雜草密度試驗,以期能夠在此三個雜草密度下,分別減少玉米10,25及50%的產量。在每個雜草密度中,分別在基改玉米葉齡2、葉齡4、葉齡6及葉齡8營養生殖時期進行一次嘉磷塞除草劑的萌後施用,嘉磷塞除草劑使用量為0.84kg
ai/ha。在低與中度雜草密度中,在玉米葉齡4到葉齡8時期的除草劑噴施,在雜草防除與玉米的產量上得到很好的效果。以雜草的生物量與萌後除草劑施用後雜草種子萌芽的潛力而言,葉齡2時期施用嘉磷塞,其除草效果顯得不理想。在雜草高密度試驗中,葉齡4與葉齡6時期的除草劑施用對雜草防除與維持玉米產量均得到最好的效果;而在葉齡2時期進行除草劑施用讓後來萌發的雜草與玉米持續競爭到葉齡8時期,玉米將會減產12~15%。因此從此結果中顯示,利用單次除草劑萌後施用在雜草防除與產量維持上能夠達到很好的效果,但必須了解除草劑施用時間與田間雜草密度這兩個重要因子。
投影片
|
(0902)
美國雜草鑑定的網路資源 |
2004
|
(1122)
德國農民管理雜草可以領錢:介紹雜草研究的新方向 (Gerowitt,
B., Bertke, E., Hespelt, S.-K. & Tute, C.
等人在2003發表的一篇文章,題目是:農業多功能性-雜草作為生態貨品?(Towards
multifunctional agriculture – Weeds as ecological goods?
刊載於Weed Research,
第43卷第4期,頁227
-235)。) |
|
(1014) 彭土杜鵑花 (Rhododendron
ponticum)
在英國維多利亞時代引進來栽種遮蔭,高可達8公尺,
但繁殖力超強,已成為最嚴重的入侵種。現在研究人員由莖部注射除草劑,藥劑不會被雨水洗掉,植株在六個月內逐漸死去,葉片脫落,易於砍除。(郭華仁編自
RHS The Gardens 2004, 129:75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