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內容
中華民國雜草學會第十屆會員大會議程
90年12月14日 於屏東科技大學 農園系
10:00~11:00 報到
11:00~12:00 會員大會
12:00~13:00 午餐
13:00~14:00 專題演講 主持人 周昌弘 副教授
13:00~13:30 由蔓澤蘭事件談台灣之外來雜草及侵佔性植物 蔣慕琰
13:30~14:00 Environmental Safety and Benefits of Genetically Improved Crops 吳來貴
14:00~14:20 休息
14:20~15:20 第一節 草類生態與管理 主持人 郭長生 教授
14:20~14:32 類地毯草與兩耳草田間萌芽的預估 楊軒昂、郭華仁*
14:32~14:44
紅毛草(Rhynchelytrum
repens)種子休眠解除之探討
侯金日*、
吳崇僑
14:44~14:56
氣象因子對盤固草產量之影響分析 張芳銘*
楊純明
洪國源
施意敏
許福星
卜瑞雄
金文蔚
14:56~15:08
甘藷皮粉對刺莧、大花鬼針草與牛筋草種子發芽之抑制效果
周煒裕*
15:08~15:20 有機稻田雜草防治方法之改進研究 蘇啟懷*、陳世雄
15:20~15:30 休息
15:30~16:42 第二節 作物對除草劑之生理反應 主持人:王一雄 教授
15:30~15:42 玉米自交系對本達隆除草劑之耐感性反應 吳志民*、王慶裕
15:42~15:54 Physiological study on the bentazon tolerance in rice (Oryza sativa L.) seedlings
Y. C. HAN and C. Y. WANG*
15:54~16:06
水稻與大麥對固殺草(glufosinate)除草劑之抗感反應
張山蔚*
王慶裕
朱德民
16:06~16:18
水稻對嘉磷塞除草劑之耐感反應
施怡如*
王慶裕
曾東海
王強生
16:18~16:30
水稻及青江菜幼苗根部對嘉磷塞之吸收特性
張韻如、許明晃*、蔡文福、張新軒
16:30~16:42
水稻不同品種對除草劑伏寄普之忍受性差異
黃秀鳳、許明晃*、張新軒、蔡文福
16:42~17:30 第三節 分生技術之應用 主持人 劉明宗 博士
16:42~16:54
小花蔓澤蘭與蔓澤蘭型態區別及RAPD-PCR分析
陳富永*
徐玲明
蔣慕琰
16:54~17:06 嘉磷塞耐藥性植-華九頭獅子草(Dicliptera chinensis Juss.)
之EPSP
synthase 基因及蛋白質特性研究
袁秋英*
蔣慕琰
陳益明
17:06~17:18
台澎地區原生結縷草屬植物核酸分子遺傳歧異度研究
張佳惠*
王裕文
17:18~17:30 RAPD分子標誌應用於培地茅種原分析 劉建甫* 王裕文
中華民國雜草學會第十屆第二次(九十年)會員大會記錄
一、時間:九十年十二月十四日(星期五) 上午十一時
二、地點:國立屏東科技大學 農園系
三、出席人員:96人(詳見簽名簿)
應出席人數(有效會員):198人,實際出席:96人
四、列席人員:
五、主席:蔣理事長慕琰 記錄:陳富永
六、主席致辭:
七、報告事項:
本年度理監事會決議事項
1.本學會經改選之後第十一屆的理事長為農業藥物毒物試驗所公害防治系系主任蔣慕琰博士,會務編組及人選如下:
秘書長:郭華仁 教授
副秘書長:徐玲明 小姐
總務:李雅琴小姐、陳富永先生
學術:張新軒教授、郭長生教授、蔣永正博士、黃秀鳳博士
會計:鄭誠漢先生
出納:洪秋香小姐
2.學會專屬網站( http://wssroc.agron.ntu.edu.tw/ )暫架設於台大農藝系網站,網站中特設不定期的簡訊,內容包括會務報導以及專文報導,歡迎各位會友上網參觀,並提供寶貴意見及資訊,充實網頁內容。
3.18th亞太雜草學會於今年5/28~6/2在北京圓滿落幕,今年台灣有農業藥物毒物試驗所蔣理事長、徐玲明、陳富永、台灣大學王一雄教授、孟山都公司吳來貴經理、道禮公司李茂昇經理、巴斯夫公司盧致中先生等7人參加。
4.日本Weed Biology and Management 雜誌,經會議決議由理監事認購,每人每年新台幣350元,歡迎有興趣的會員訂購。
5.九十年度會員大會於12月14日在屏東科技大學農園系舉行,專題演講內容有「由蔓澤蘭事件談台灣之外來雜草及侵佔性植物」蔣慕琰理事長主講,另有15人參與論文宣論。
6.中華民國雜草學會會刊第二十二卷於本年底如期出刊。
八、提案討論
案由一:本學會九十年新加入的會員,提請討論審議。
說 明:九十年新加入的會員有個人會員及團體永久會員詳見所列之報表(見第6頁)提請大會核備。
決 議:通過
案由二:本學會九十年會務工作及財務收支決算案,提請討論審議。
說 明:九十年財務收支決算詳見所列之報表(見第7-8頁)提請大會核備。
決 議 :通過
案由三:本學會九十一年工作計畫及經費收支預算案,提請討論審議。
說 明:九十一年工作計畫草案及經費收支預算詳見第9-10頁,請大會核備。
決 議:通過
九、臨時動議
案由一:學會的網頁中是否可與藥試所的植保手冊結連,以利會友查詢農藥相關資料。
決 議:交由網站負責人鄭誠漢先生辦理。
案由二:本會之年會多年未調整是否提高為1000元,並增加學生會員。
說 明:國內大多數學會會費多1000元,另可增加學生會員以增加會員人數及學會的經費。
決 議:此案請秘書長詳加規劃並擬訂方案經理監事會討論決議後,再提下一次會員大會。
十、專題演講及論文宣讀
十一、散會 (下午六時)
九十年會員大會專題演講摘要
由蔓澤蘭事件談台灣之外來雜草及侵佔性植物
蔣 慕 琰 理事長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業藥物毒物試驗所
今年5月下旬聯合報登出『「植物殺手」的薇甘菊已入侵台灣』報導。半年來,此高危害潛力之外來植物多次出現於媒體報導、民意代表質詢、農林相關機關因應對策檢討。按菊科蔓澤蘭屬植物,全球約430種,主要分佈於熱帶。台灣、大陸及東南亞原生者僅 Mikania cordata(蔓澤蘭,大陸名假澤蘭)一種。同屬之另一種植物 Mikania micrantha (大陸名薇甘菊),1950年代後因發展水保覆地植物引入東南亞,之後擴散於亞洲熱帶地區、大洋洲及澳洲北部;此外來植物近年在大陸廣東及香港嚴重危害,網路上可找到數百則有關薇甘菊之記載。最近在台灣引起關注者即為此種,由於以往並無此種植物本地之正式記錄,農業單位已將此侵入種定名為小花蔓澤蘭,以與本地種蔓澤蘭區分。此兩種與分佈侷限於北美之 Mikania scandens 均有極高之危害潛力。這三種植物其習性及莖葉外觀型態相近,通常需依據花器(總苞、頭花、瘦果、冠毛等)特徵來區分。
小花蔓澤蘭是何時?經何途徑?侵入台灣,尚未定論。農藥所針對國內標本館所藏標本之比對探討,發現南部屏東及高雄在1990年以前已有小花蔓澤蘭之採集記錄;這顯示此草在台灣之立足及擴散,已超過十年。目前此外來種已廣泛分佈於台中及花蓮以南之淺山地帶。農藥所針對中部地區這兩種植物之調查顯示,在低海拔山地區侵入之小花蔓澤蘭佔絕對之優勢;太平及國姓兩鄉縣道136線25公里沿線50公尺內,本土性蔓澤蘭出現處僅5點,而強勢之小花蔓澤蘭出現點數達450點以上。
一個地區之植物以來源可概分為本地及外來植物兩大類別。前者在當地演化,與其他本地生物物種有長期之互動,關係密切。外來種為受人為活動之影響,非自然的由境外引入;台灣有記錄之植物引入始於荷蘭據台時期,日據後期引入之外來植物已超過1,100種,1970年代之文獻顯示外來種已在2,500種以上,近年書籍已登列約4,500種之外來植物。大多數之栽培作物及觀賞植物均非本土原有之植物種類,為數眾多且種類分歧之外來植物是國人豐富生活之一部分;在種源庫及植物園區所蒐集保存之非本土物種,對大眾教育、專業研究、產業改進及弱勢物種之保存、復育均有正面積極之意義,但由於與本地種無共同演化之過程,若外來植物野化後在環境中之繁衍,可能對原有之生態體系及物種多樣性造成不利之影響。外來植物如僅存活於人為栽植或保存之狀況,則對本土生態環境之衝擊與其他生物之交互影響作用小。但如能適應新環境而具有在野外繁衍之能力,則可能影響環境景觀、導致嚴重之產業損失及生態破壞。外來種亦可視為一種生物性污染;非生物性之污染常顯現有規律可尋之衰退模式,污染之程度隨時間之拉長而漸緩。生物具有自我繁衍之能力,生物性污染一旦發生,則有可能長期留駐於環境之中,產生長遠之衝擊及影響。
外來植物在新環境之野化繁衍過程,可細分為引進(introduction)、歸化(naturalization)、促進(facilitation)、擴張(spread)、與本地種互動(interaction with animals and other plants)及穩定(stabilization)等六時期。根據過去國內外防治害物(微生物、昆虫、軟體動物、雜草及侵佔性植物等)之理論及實務經驗,有效防治外來害物之最適時期,為侵入對象生物尚未擴散時。目前小花蔓澤蘭已在中南東部廣大地區蔓延,受害地區防治工作所面臨之挑戰極為艱鉅,全面消滅之可能性甚低;全島防疫之重點應佈局在阻止或減緩其向北台灣之擴散。
小花蔓澤蘭並非單獨之個案。農藥所對中部烏溪兩岸外來植物之調查顯示,此區段已野化外來植物至少有25科65種;外來種較多者包括菊科、豆科、禾本科、旋花科、莧科、大戟科、西番蓮科、茄科等,強勢之種類有象草、巴拉草、紅毛草、美洲含羞草、田菁、銀合歡、紫花山螞蝗、大花咸豐草、布袋蓮、蓖麻、紅花野牽牛、長梗滿天星、馬纓丹及月見草等。在農地及原野肆虐之外來雜草,很多是早年為發展畜牧、林業、加工、景觀等不同目的所引入。台灣每年輸入加工及飼料用之豆類、禾穀達千萬公噸,並有大量草皮、水保、綠肥等用途之種子自各國引入;銀膠菊、豬草、大花咸豐草、美洲含羞草等外來植物,亦有可能是由進口農產品所夾雜之種子繁衍所致。為保護台灣原有之物種及生態體系,減少外來植物對農業生產及環境之衝擊,必須積極對外來植物進行管理,以免情況繼續惡化。藉嚴格之檢疫法規及相關措施,將高危害潛力之外來雜草及侵佔性植物屏除於境外。防疫上亦應逐步建立有效之監測體系,期使能於有害植物侵入之早期發現,予以清除滅絕。 回議程 回頁首
Environmental Safety and Benefits of Genetically Improved Crops
Wu, Lai Quey
Monsanto Company
The estimated global area of genetically improved crops for 2000 is 44.2 million hectares or 109.2 million acres. The global area of genetically improved crops increased by 26-fold, from 1.7 million hectares in 1996 to 44.2 million hectares in 2000. The high rate of adoption reflects the growing acceptance of genetically improved crops by farmers using biotechnology in both industrial and developing countries.
Genetically improved crops have the potential to provide significant environmental benefits. Plants with built-in insect or weed protection may help reduce the amount of pesticides used, reduced use of pesticides can significantly decrease their effects on water quality through run-off and leaching of residues into surface and groundwater. Plants with herbicide tolerance encourage the adoption of no-till farming, an important part of soil conservation practices. Moreover, genetically improved crops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crop yields, so that more food can be grown on less land area.
The most common environmental and ecological concerns potentially associated with genetically improved crops are firstly the impact on non-target organisms, secondly the likelihood of the introduced genes being outcrossed to weedy relatives and thirdly, the probability of development of insect resistance. The potential for the above to happen can and are carefully assessed prior to marketing genetically improved crops, in addition, monitoring and good agricultural systems are in place to detect and minimize potential risks. The adoption of genetically improved crops will create a way that reduces world hunger and the deleterious effects on the environment brought by current agricultural practices. 回議程 回頁首
九十年會員大會論文宣讀摘要
類地毯草與兩耳草田間萌芽的預估
楊軒昂、郭華仁*
台灣大學 農藝學系
取類地毯草(Axonopus affinis Chase)和兩耳草(Paspalum conjugatum Berg.)無休眠種子,進行控制環境下的種子發芽與幼苗生長試驗,藉以計算溫度與水勢對發芽與生長速率的影響,用來預估田間播種下的萌芽,並以實際的田間萌芽速率來做比較。
壹、種子發芽試驗:在溫度範圍13~38℃,水勢範圍0~ -0.8 Mpa下進行6´8的48個發芽環境組合對於累積發芽率的試驗。發芽試驗共計28天,每隔12小時記錄種子發芽數。種子發芽之認定以胚軸突出達1mm者視為發芽。利用Weibull Fuction適配各環境組合下的累積發芽率,藉以計算達到某發芽率g所需的時間T。由純水與各溫度組合所得的數據根據方程式一:probit (g)=K+[(T-Tb)t(G)/σ],以不同的基礎溫度Tb值進行迴歸分析,然後將所得的積熱值(T-Tb)t(G)與Tb值估算累積發芽率,以估算發芽率與實測發芽率進行殘差變方分析,以得到最小殘差的Tb值作為該種子的共同Tb值。再將共同Tb值以及各環境組合下的數據,根據方程式二:Probit (g)=[Ψ-ΘHT /(T-Tb)tg -Ψb(50)]/σΨb,以不同的水熱積蘊值ΘHT值進行迴歸分析,共同的ΘHT估計值為在所有的預設ΘHT值中可以提供實際觀測之累積發芽率與估測之累積發芽率間具有最小殘差變方者。
貳、幼苗生長試驗:種子胚根突出後取出置於不同溫度T下生長,測量發芽種子播種後到幼葉長度長到Y(mm)時所需日數D,然後根據方程式三:Y=a+b×T+C×T2+d×T×D+e×D+f×D2估算各常數。
參、將種子播種於田間,深度2mm,測量第一葉完全展開所需日數。同時記錄每日之試驗田間的大氣溫度、土表下2mm的土壤溫度及水勢。以所估得的ΘHT、Tb、Ψb(50),以及播主後每天的氣象數據,根據方程式二與三,估算播種後田間累積萌芽曲線,發現與實測萌芽曲線相當接近。 回議程 回頁首
紅毛草(Rhynchelytrum repens)種子休眠解除之探討
侯金日*、吳崇僑
國立嘉義大學農藝學系
本研究主要目的在探討不同之休眠解除方式對紅毛草種子發芽之影響,初期採收之紅毛草種子具有很強之休眠性,種子發芽率極低,故進行各種不同處理(冷層積處理、冷凍法處理、浸潤法處理、GA3處理和濃硫酸處理)對紅毛草種子休眠解除之影響,試驗結果如下:
冷層積處理而言,處理時間越久(8週),發芽率愈高、處理期間溫度愈低(50C)發芽率愈高,而且以5℃冷層積處理8週具有最高發芽率達78%;發芽速率亦以5℃冷層積處理8週最高。
冷凍法處理可有效解除紅毛草種子休眠,經過冷凍處理後的種子發芽率明顯較未經冷凍處理的種子為高,而經過冷凍處理的種子,以冷凍3天在20/150C下所進行之發芽試驗效果最佳;發芽速率亦有相同之現象。
浸潤法處理亦有顯著提高紅毛草種子之發芽率及發芽速率,經過2天浸潤處理的種子,其發芽率及發芽速率顯著較浸潤1天及未浸潤者為高。
而濃硫酸處理和GA3處理有部分提高紅毛草種子之發芽率與發芽速率。濃硫酸處理以100﹪的濃度效果最佳,但發芽率只有41﹪;而GA3處理以0.3%最佳,但發芽率亦只有34﹪。發芽速率在兩種藥劑處理中,亦以100﹪的濃硫酸濃度及0.3%之GA3處理最佳。 回議程 回頁首
氣象因子對盤固草產量之影響分析
張芳銘*1、楊純明1、洪國源2、施意敏3、許福星2、卜瑞雄3、金文蔚3
1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業試驗所農藝系
2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畜產試驗所飼作系
3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畜產試驗所新竹分所飼料系
盤固草是臺灣地區栽培最廣的牧草,然其產量與品質變動極劇,受到客觀的氣象環境影響十分深遠。本文研究乃在探討氣象環境對於盤固草生產之影響,嘗試釐清氣象變因與產量關係。根據農委會畜試所新化本所及新竹分所試區所調查之產量和所收集氣象資料統計分析結果,發現盤固草產量無法僅以單一氣象因子高低來解釋各生長季節及不同地點所造成之差異,而係交感的氣象因子引起的綜合影響,此亦彰顯氣象環境的複雜作用。經以累積每日平均氣溫、累積降水量及累積日射量等三氣象變因之直線複回歸深入分析,顯示其與兩地盤固草於1999~2000年生長季節割刈之產量具有合理之複回歸關係,Y=aX1+bX2+cX3+d,式中Y為單位面積產量(鮮草產量與乾草產量),X1為累積氣溫、X2為累積降水量、及X3為累積日射量。此三項氣象變因對於產量變化的解釋除了新竹乾草產量(R2=0.106)外,皆有不錯的解釋力(R2 >0.860),惜因各地點之割期數過少(新化本所五割期,新竹分所六割期),P值均超過0.05。再以Levene’s法將新化及新竹兩地鮮草產量合併分析後,獲得甚佳回歸分析結果,決定係數(R2)達0.854,P值為0.003,顯示此三項氣象參數組成之三變因直線複回歸程式適用於解釋盤固草鮮草產量。 回議程 回頁首
甘藷皮粉對刺莧、大花鬼針草與牛筋草種子發芽之抑制效果
周煒裕*
國立中興大學農藝系
為明瞭乾燥甘藷皮粉對雜草種子發芽的抑制效果,1 0個甘藷品種儲存於29±1 ℃,12天誘導甘藷皮木栓化,甘藷皮儲存前後的乾重率為29.6與33.1%。將0.05 克、0.1克與0.15克甘藷皮粉分別置於發芽濾紙下方,進行4天發芽試驗。大花鬼針草在未木栓化甘藷皮粉處理下,相對發芽抑制率為49、82與99%。0.1 克未木栓化甘藷皮粉對刺莧相對發芽抑制率為97%,木栓化處理組則為93%。牛筋草種子需局部刮除果皮並以25 – 100 ppm gibberellic acid處理始能獲得較高發芽率,0.05克未木栓化甘藷皮粉對牛筋草種子的發芽抑制率不佳,介於35 - 97%,0.1克與0.15克處理則介於83 - 100%。木栓化處理組抑制3種雜草種子發芽的能力則普遍均低於對照組。 回議程 回頁首
有機稻田雜草防治方法之改進研究
蘇啟懷*、陳世雄
中興大學農業試驗場
有機水稻栽培過程雜草防治極度困難,成為有機水稻推廣之障礙。本研究於中興大學農業試驗場進行田間試驗,探討抑制有機稻田雜草之方法。處理包括稻殼、煙燻稻殼、紙膜、滿江紅(大里種和利馬種)及對照等六種處理。水稻收穫後,調查雜草密度。以紙膜敷蓋效果最佳,滿江紅處理次之,雜草抑制效果分別達99%及87%。兩參試滿江紅(大里種和利馬種)處理,其雜草密度分別為2.3及1.5 g/m2,利馬種滿江紅田間繁殖生長迅速,疊層覆蓋田面,抑制雜草效果較佳。利馬種三個接種量(0.1、0.2及0.3 kg/m2)處理,雜草密度分別為2.6、1.7及2.2 g/m2,三個接種量皆能有效抑制雜草族群。稻殼三個施用量(0.4、0.8及1.2 kg/m2)處理,雜草密度分別為19.5、64.8及75.3 g/m2。滿江紅處理(0.1及0.2 kg/m2)稻穀產量均較對照組提高5%,稻殼處理稻穀產量降低16.7%。本年度嘗試於有機稻田飼養白鴨,顯示對抑制雜草、害虫及福壽螺均有顯著效果。 回議程 回頁首
玉米自交系對本達隆除草劑之耐感性反應
吳志民*、王慶裕
國立中興大學農藝學系
本試驗的主要目的在探討玉米自交系族群中,對本達隆具有耐感之品系間,其敏感性差異之生理原因。根據玉米單交種台農1號不同生育期對本達隆之劑量反應,在噴施後7及14天所調查之傷害指數以V1期對本達隆最為敏感,其ED50為10.4 mM。進一步根據ED50從260個玉米不同自交系中選拔對本達隆除草劑耐感性之自交系,並配合玉米單交種台農1號作一比較,以確定本試驗所篩選出之耐感自交系之耐感程度,未來將進一步完成代謝分析,從生理之機制了解其耐感性差異之原因。 回議程 回頁首
Department of Agronomy, National Chung-Hsing University, Taichung, Taiwan, Republic of China
Under the bentazon treatment at the concentration of the effective dosage causing 50% inhibition of rice growth, the tolerant (T) line, M202, and cv. TNG67 at three-leaf-stage were only suffered from a slight visible injury, photosynthesis inhibition and a little accumulation of malondialdehyde 7 days after bentazon application as compared with the susceptible (S) lines. Further physiological study on the tolerance mechanism in T and S lines among Japonica (Jap)- and Indica (Ind)-type rice indicated that although the T line of Jap-type, M202 and cv. TNG67, absorbed more 14C-bentazon, most of 14C-bentazon absorbed either accumulated on bentazon-treated leaf or translocated out of the treated leaf to older leaves subsequently. However, the S lines, FSK and IR36, absorbed less 14C-bentazon throughout experiment but most of 14C-bentazon translocated out and accumulated on young leaves subsequently, which might result in death of rice seedlings. In addition, more bentazon residue and less polar metabolite were also detected in these two S lines. It is suggested that the higher sensitivities of FSK and IR36 to bentazon was due mainly to the low metabolism of bentazon and its accumulation in developing tissue. 回議程 回頁首
水稻與大麥對固殺草(glufosinate)除草劑之抗感反應
張山蔚*1 王慶裕2 朱德民2
1國立嘉義大學農藝系
2國立中興大學農藝系
固殺草(glufosinate)除草劑為非選擇性萌後型接觸性除草劑,其除草機制主要係抑制glutamine synthetase(GS, EC 6.3.1.2)酵素活性。但不同作物對此藥劑之反應,亦有程度上的差異。其原因可能係植體對glufosinate之吸收、代謝與轉運能力不同,或對目標酵素親和性不同所致。本試驗以水稻及大麥為材料,比較其抗性差異,以確定其抗性機制或了解致死原因。結果發現水稻台農67號葉部噴施藥劑後7、14、21天,存活率之ED50都維持在336μM左右,而相對耐性之ED50維持在207μM左右,相對耐性之表現較存活率敏感。比較根部與葉部施用固殺草後ED50之異同,在存活率方面發現根部由於浸在藥劑中,處理後21天藥害仍持續發展,而葉部噴施於處理後7天之ED50即已趨於穩定。在相對耐性方面,根部與葉部施用後7天ED50均已趨於穩定。大麥中興1號葉部噴施藥劑後7天存活率為100%,相對耐性之ED50在1219μM左右。處理後14天存活率之ED50在870μM左右、相對耐性之ED50在357μM左右。顯示大麥中興1號較水稻台農67號具有抗性,值得進一步探討其原因。 回議程 回頁首
水稻對嘉磷塞除草劑之耐感反應
施怡如*1 、王慶裕1 、曾東海2 、王強生2
1國立中興大學農藝系
2行政院農委會農業試驗所農藝系
本試驗探討嘉磷塞(glyphosate)除草劑對水稻台農67號幼苗的生長反應,並進行秈、稉型水稻品系的耐感性篩選。於台農67號幼苗生長至三葉期(V3)處理嘉磷塞後,分析傷害指數、地上部鮮重及乾重、根部鮮重及乾重等五性狀對嘉磷塞的劑量反應,之後選定傷害指數的ED90(3.31 mM)作為秈稉型水稻品系的耐感性篩選之依據。篩選結果選出稉稻品系農育1376號及秈稻品系Davao為嘉磷塞的耐性品系,並從NaN3誘變之水稻突變品系中選出Gly-S12-d為感性品系。三品系業經劑量反應分析,確定其對嘉磷塞的耐感性程度,未來將進一步探討奇對嘉磷塞耐感性之生理機制。 回議程 回頁首
水稻及青江菜幼苗根部對嘉磷塞之吸收特性
張韻如、許明晃*、蔡文福、張新軒
國立台灣大學農藝學系
本試驗利用14C-嘉磷塞施用於水耕液中,探討水稻(Oryza sativa L.)及青江菜(Brassica chinensis L.)幼苗根部對嘉磷塞之吸收特性、在植物體內之累積及分佈情形。結果發現水稻幼苗對嘉磷塞之吸收在初期頗為快速,其後則較為緩慢,但仍持續增加;青江菜幼苗則隨著處理時間增加,吸收量呈線性增加。水稻幼苗對嘉磷塞之吸收隨著處理濃度增加亦呈線性增加,並無達飽和之現象。提高溫度可促進幼苗對嘉磷塞之吸收,經48(水稻)及50小時(青江菜)後,Q10 值分別為1.42及1.35。缺氧、DNP、缺鉀、缺磷、及10倍磷處理皆會抑制幼苗對嘉磷塞之吸收,但此現象可能部分與蒸散作用同時受到抑制有關。不論是水稻或青江菜,幼苗吸收嘉磷塞後皆易滲漏出來。由上述之試驗結果顯示,植物根部對嘉磷塞之吸收為一種被動的生物物理擴散作用。另外,隨著吸收時間的增加,嘉磷塞在幼苗體內的累積亦明顯提高,在28℃下經48小時,水稻幼苗體內累積之嘉磷塞濃度比外界溶液濃度高6.3倍,青江菜經50小時後比外界濃度高達17.9倍。由放射顯影圖顯示,嘉磷塞經根部吸收後,可以很快輸導至全株,並在生長旺盛之部位如生長點、幼葉累積。 回議程 回頁首
水稻不同品種對除草劑伏寄普之忍受性差異
黃秀鳳、許明晃*、張新軒、蔡文福
國立台灣大學農藝系
本研究以水稻不同品種為對象,另以一些具有敏感性或忍受性之植物參與比較,經伏寄普 (fluazifop-butyl) 葉面噴施後,發現闊葉植物之生長不受影響,禾本科植物除紅狐草外,地上部鮮重均明顯下降。水稻處理伏寄普後各品種間之反應有明顯差異,其中最敏感品種鵝卵朮與最具忍受性品種新竹烏腳尖之生物檢定 GR50 相差 3.9 倍。在水稻莖頂切片觀察上,敏感性品種鵝卵朮葉面噴施伏寄普 0.15 kg ai/ha後 2 天,葉鞘基部即出現明顯壞疽,而忍受性品種新竹烏腳尖雖其莖頂生長點受損,但在第 12 天後會因側芽出現而存活。 回議程 回頁首
小花蔓澤蘭與蔓澤蘭型態區別及RAPD-PCR分析
陳富永*、徐玲明、蔣慕琰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業藥物毒物試驗所
近年來,在台灣中南部及東部危害嚴重的小花蔓澤蘭(大陸名:薇甘菊;學名:Mikania micrantha),為菊科蔓澤蘭屬一年生草本植物,原產南美洲,約在1990年以前侵入台灣,目前在台灣全島低海拔地區之廢耕、休閒農地、管理粗放之果園、林地、山坡地普遍發生,以台中以南及花東地區較多。台灣地區原僅有之一種蔓澤蘭屬植物為蔓澤蘭(Mikania cordata (Burm. f.) B. L. Rob.),與小花蔓澤蘭均為蔓性草本植物,生長習性與莖葉外觀型態難以區別,主要之鑑別依據為花器特徵。未開花之植株可由幼植株節間上透明的膜狀突起區別之;開花植株則可由頭花之大小明顯的鑑別,蔓澤蘭的總苞、頭花、瘦果、冠毛之長度皆比小花蔓澤蘭大。除了以花器特徵鑑別外,利用逢機增幅多型性核酸(RAPD-PCR)技術輔助確認兩不同種之蔓澤蘭屬植物。以台中縣太平鄉、霧峰鄉,南投縣埔里鎮、國姓鄉,雲林縣古坑鄉等地採集得之小花蔓澤蘭及蔓澤蘭植株為材料,分離純化DNA,以20個逢機序列的引子(random primer)配對分別進行PCR反應,再經由電泳圖譜分析兩種蔓澤蘭DNA所產生的核酸條帶型式;部分之引子對所產生的核酸條帶無法區分兩種蔓澤蘭,而部分引子對在PCR反應後的核酸條帶型式則顯現明顯的歧異,其中OPA-10, OPA-11的配對及OPA-15, OPA-16的配對兩組所擴增的核酸條帶型式清晰簡單,可明確區分小花蔓澤蘭及蔓澤蘭,做為種間鑑別之分子標誌,也提供做為在非開花時期之鑑定工具。 回議程 回頁首
嘉磷塞耐藥性植物-華九頭獅子草(Dicliptera chinensis Juss.)之EPSP synthase 基因及蛋白質特性研究
袁秋英*1,2、蔣慕琰1、陳益明2
1.行政院農委會 農業藥物毒物試驗所 公害防治系
2.國立臺灣大學 植物學研究所
華九頭獅子草(D. chinensis)為爵床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分佈於東亞之雲南、廣東、廣西省及台灣、琉球等地,目前華九頭獅子草普遍生長於台灣全省低海拔各地,尤其於中部地區果園,經由噴施嘉磷塞一般施用劑量無法有效防除此植物,因此華九頭獅子草成為園區內主要之優勢雜草。本研究目的為探討嘉磷塞對華九頭獅子草5-enolpyruvylshikimate-3-phosphate synthase (EPSPS) 基因、蛋白質表現及酵素活性之影響。華九頭獅子草幼葉之EPSPS活性最高,其次為花及種子,以莖及根之活性較低。幼葉浸漬2 mM嘉磷塞之結果顯示,對嘉磷塞敏感的對照植物紫花霍香薊(Ageratum houstonianum),於施藥後4.5小時即產生壞疽現象,華九頭獅子草於24.5小時僅葉緣略褐化,嘉磷塞對於華九頭獅子草及紫花霍香薊EPSPS之I50值分別為6.8及0.8 mM。利用RT-PCR技術,分離及鑑定出華九頭獅子草之EPSPS基因具有兩個cDNA,相似度為99.4%,皆可產生由70個氨基酸組成之transit peptide及446個氨基酸組成之mature EPSPS。經南方氏雜合反應(Southern blot)顯示,華九頭獅子草具有2-3個EPSPS基因。浸藥處理後之北方雜合反應(Northern blot)顯示,紫花霍香薊EPSPS mRNA之表現僅初期微弱而短暫的被嘉磷塞誘導產生,而華九頭獅子草於施藥後8-18小時,mRNA大量表現,為未施藥者之140倍。南方氏墨點分析(Western blot)為利用自備之EPSPS 多株抗體,檢測植體幼葉EPSPS蛋白質之表現量,華九頭獅子草葉片浸藥後16.5小時mature EPSPS大量增加,但亦有少部份pre-EPSPS出現。華九頭獅子草之耐藥特性,與藥劑處理後EPSPS酵素活性及mRNA、蛋白質表現量增加有關。 回議程 回頁首
台澎地區原生結縷草屬植物核酸分子遺傳歧異度研究
張佳惠* 王裕文
台灣大學農藝學系
結縷草屬(Zoysia)英文俗名為zoysiagrasses,中文俗名為韓國草,內有5個物種,台灣的野地可發現其中的4個物種,推測應為結縷草原生地之一,其中3個物種已被開發利用為草坪草,根據植物採集紀錄,其原生地應分布於熱帶東亞地區,包括中國大陸沿海各省、韓國、日本、臺灣及菲律賓群島皆有分布。結縷草大多具有發達的匍匐性地下莖與短小的地上莖,可形成緻密的草坪。由於結縷草具有耐鹽、耐旱、耐濕、耐瘠、耐踐踏、耐病等特性,是優良的草坪草種。目前對台灣原生結縷草的研究,多屬於外表型態上的歧異度分析,外表型態易受環境及栽培方式等因子的影響而改變,而且結縷草屬植物主要以其小穗長度及葉片形狀寬窄作為分類之依據,上述性狀多呈連續性分布,且種間可成功雜交(翁等, 1995),因此種間之劃分甚為模糊。本報告分析具有地理代表性的台澎地區90個原生結縷草物種,調查葉片等植物分類性狀以及利用RAPD分子標記分析其遺傳歧異度,並利用分群分析方法比較樣本間的差異,結果發現14組逢機引子共產生180個條帶,利用其中清晰易辨的75個多型性條帶,計算90個樣本間的遺傳歧異度為71.35%。多變數分群分析結果發現澎湖地區的樣本與台灣本島地區的樣本間已有族群分化的現象。台灣島內樣本間分群現象並不明顯。DNA分群結果與葉片外表性狀間並無一致性,顯示植物分類與DNA所顯示的親緣性間並不一致。 回議程 回頁首
RAPD分子標誌應用於培地茅種原分析
劉建甫*1 王裕文2
1畜產試驗所恆春分所
2國立台灣大學農藝學系
培地茅(Vetiveria zizanioides.(L.) Nash)是原生於南亞地區沼澤地帶的高大多年生禾本科植物。主要分布於印度,孟加拉、巴基斯坦、斯里蘭卡及中南半島的緬甸、泰國等地區(NRC, 1993)。由於培地茅具有廣泛的環境適應力,且有極為良好的水土保持特性,再加上栽植容易,世界銀行於1980年代開始推廣這種以培地茅為主體,進行各種水土保持工作的技術。
台灣地區多山且地勢陡峭,又位處亞熱帶地區,夏季暴雨頻繁,再加上過度開發,水土保持問題日益嚴重。由於培地茅在東南亞各國的運用結果均十分良好,在氣候條件相似的台灣,以培地茅進行水土保持應有相當的潛力。目前國際上所採用的培地茅是以不具稔實力的南印度型為主,採用分蘗繁殖,速度較慢,台灣地區一旦開始進行大規模使用,現有草苗必然出現供不應求的情形。由於培地茅的環境適應力強大,一旦藉由不當引種或走私夾帶的方式使得具稔實力的北印度型培地茅進入野外,必然會造成另一個嚴重的外來物種入侵的問題,加上兩者在外觀上幾乎難以分辨,因此了解兩者間的差異就變得十分重要。
利用田間外觀基本性狀調查資料,我們認為”葉寬”此一性狀應可作為野生型與栽培種間在外觀上的明顯分界,有助於田間或野地樣品的判別。
運用RAPD(Randomly Amplified Polymorphic DNA)核酸分析技術,分析比較由美國種原庫獲得的12個有性繁殖型培地茅族群(北印度型)與19個栽培種(南印度型)樣品。結果篩選出一個在南印度型樣品可穩定表現的條帶(OPV-04, 1200 bp),可作為兩型樣品判別的有力工具。 回議程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