殺草劑naproanilide在水中之光分解

玉一雄 盧啟信 陳玉麟

摘要

  利用放射性同位素追蹤技術,探討殺草劑naproanilide在水溶液中之光分解速率及不同環境因子包括pH、溫度、有機質之添加及naproanilide之起始濃度對光分解速率之影響,其結果並以power rate model來解釋,在各種環境條件下之實測半生期與計算值極為接近,並利用放射顯像及色層分析法研究光分解產物。

  Naproanilide在固態薄膜狀下以波長254nm紫外燈照射時相當安定,在照射72小時後仍有95%殘留。在水溶液中不照光,則在不同酸鹼度下naproanilide的分解會受到酸與鹼之影響,經過72小時後在水溶液中分別分解8%(pH6.5)13%pH 10)和20%(pH 3)在水溶液中照射紫外光則naproanilide之半衰期分別為1.7(pH6.5)1.3(pH 10)1.1(pH 3)小時。Naproanilide水溶液在35℃照射紫外光,則其分解速率比在25℃及15℃時為快。Naproanilide在水溶液中,其光分解速率隨其起始濃度之提高而加速。在naproanilide水溶液中,加入腐質酸物質則明顯的減緩紫外光照射時之光分解速率,加入來自泥碳土(peat)之腐質酸時其半衰期為9.7小時,加入來自腐泥土(muck)之腐質酸則半衰期為3.1小時。

  Naproanilide水溶液照射紫外光後之光分解產物至少有十二種以上,包括methyl-2-(2-naphthoxy)propionate, naphthol, 2-naphthylamine, 2,3-naphthalenediol, 2,6-naphthalenediol, 2,7-naphthalenediol2-hydroxy-1,4-naphthoquinone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