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藝作物雜草為害與管理

 

侯福分1  宋勳2

1花蓮區農業改良場  

2亞太糧食肥料技術中心  

 

           

本省主要農藝作物包括水稻、玉米、落花生、高梁、紅豆、大豆、甘薯等。栽培面積相當廣。由於本省地處亞熱帶,氣候高溫多濕,對雜草之生長及繁殖相當有利。因此雜草管理直接影響作物之產量及品質。而影響程度隨著作物種類及耕作方式而略有差異。雜草損害程度以落花生最多,而玉米最輕。水稻雜草之危害程度在近年來為12.1~19.3 %。農藝作物之雜草種類主要分為旱作雜草與水田雜草。水田主要雜草為稗草、田字草、牛毛氈、鴨舌草、球花蒿草、其次為母草、木蝨草、野茨菰、螢蘭等,唯經多年使用殺草劑後,近年來之雜草相已發生改變。大部份地區稗草、球花蒿草發生密度已大為降低,而代之以野茨菰、螢蘭等。而新興之雲林莞草在部份沿海地區之族群密度已逐漸增高。在旱作方面主要雜草有牛筋草、芒稷、鐵線草、大指草、假馬唐、馬齒莧、香附子、旱辣蓼、龍葵、鵝兒腸、野莧菜、刺莧、小葉灰藋、藿香薊、木虱草、看麥娘、山芥菜、畫眉草等。唯雜草相之分佈依作物類別、生長季節及耕作方式而略有變化。水田之雜草管理主要依賴整地、灌排水,並配合殺草劑之施用,殺草劑使用最早在移植水稻,在早期曾發生藥害,唯隨著施用技術、藥劑種類及成份之改進,目前在正常情況下已很少藥害發生。在直播水稻方面由於水份管理較困難,推薦之藥劑也較少,因此在特殊地區仍有雜草無法有效控制之情形發生。旱作方面,玉米、高梁之雜草管理主要依賴中耕,且作物生長迅速,雜草危害較輕,因此除落花生外殺草劑之施用並不普遍。本文係綜合以往各試驗場所有關殺草劑之試驗結果,並依據本省各項農藝作物之栽培方式,探討作物雜草管理與作物生育及產量之關係,以提供做為今後試驗與推廣之參考。

 

關鍵詞:農藝作物、雜草為害、雜草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