覆蓋作物與森林再生之相剋作用
周昌弘 許福星
摘要
植物間的相生或相剋作用(Allelopathy)係一自然現象。植物在其代謝中經常會釋放一些調節植物生長的物質,如植物生長促進質即相生物質如吲哚乙酸(IAA)及植物相剋物質如酚酸、植物鹼、松烯類化合物等。近二十年相剋作用的研究漸成時尚。植物相剋物質被釋放至環境後便抑制自己及或其鄰近地區植物的生長、發育、開花及生產量,並扮演著植物消長,優勢植物及極峰植物形成之機制,因此植物相生相剋作用在植物生態上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近五年來,我們已成功地以相生相剋作用的原理運用於實際的"林間植草"或"林間放牧"制度上,而發現將優勢的克育草(Pennisetum clandestinum)種植於森林砍伐地上,在不干擾其表土及除草的情形下,在種植半年後,克育草快速地成為該地優勢植物並抑制其他雜草的生長。一年後,整個砍伐後的森林地幾乎被克育草所佔有。綠油油的克育草亦可提供牛羊為飼料,而克育草之生長並不影響森林植物之再生。因此從林間放牧與林間植草的觀點上,克育草扮演著相生及相剋的雙重角色。譬如,在杉木林(Cunninghamia lanceolata)及三種闊葉樹林如赤楊(Alnus formosana),櫸木(Zelkova formosana)及樟樹(Cinnamomun camphora)的林地上,種以克育草而研究其相生相剋的實驗結果看來,克育草抑制林地雜草之生長,但對杉木林之再生及闊葉樹幼苗之生長並無顯著影響。此舉,不但可以節省造林初期可觀的除草費用及避免農藥的使用,以防止農地的污染。因此克育草或其他覆蓋作用在永續農業利用上扮演著重要角色,而其基本的學理則與植物相生相剋有密切的關係。